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伊萊克斯藍寶精靈 UltraOne mini 除塵蟎使用心得分享


事實上我本人現在是沒有過敏的(只有小時候一段時間有過),
不過老婆卻是個長期的過敏患者,
她的鼻孔這輩子沒有通過,
另外我們家2歲的小女兒前些日子出現了輕微的過敏陣狀,
加上她睡覺起來常常揉眼睛,
這可讓我和老婆擔心起來了,
因此我們討論後決定購買一台防塵蟎吸塵器試看看。

事實上網路推薦的吸塵器品牌D牌、H牌、L牌、M牌等等非常多,
最後我們選擇Electrolux除了親朋好友的推薦外,
也包含了眾多網友給予的品牌信心,
還有Electrolux許多機種是主打歐洲原裝進口的關係吧,
另外近期主打「排氣零微塵」的也深得老婆的心,
鎖定Electrolux品牌後,
我們就上網開始查相關資料,

網路上最受歡迎的E牌機種就是數字團購網主打的ZUF4207ACT(上圖),
因為該網站除了團購還有舉辦部落格分享送獎品的活動,
可以說Electrolux除塵蟎吸塵器幾乎就等於ZUF4207ACT,
連老婆的姊姊也在半年前跟著該網站團購了一台,
不過也因為被大肆的資訊轟炸,
反而讓我心中產生了「為啥不乾脆給該公司當台灣代理商就好了XD」的感覺。

買高價單品不實地摸摸還是會讓人不放心,
我趁著周末帶老婆小孩逛街的時間(2016年2月)刻意的繞到了Electrolux專櫃,
原是想試看看4207這台是不是真的那麼好用,
另外也不得不承認我擔心買貴想確定實際價格,
讓自己有一種在網路買便宜划算的爽感,
到了專櫃第一件事就是找到Electrolux官方的吸塵器DM,
拿到DM的一瞬間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

發現官方主打的吸塵器旗艦機種是Ultraone和Ultraone mini,
4207反而只佔了半頁的文宣,
這就讓我好奇心發作了,
(抱歉DM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忘記遺失到哪去了,請自行臨櫃索取),
一開始我想也許4207是吸塵蟎旗艦機,
所以綜合比較下官方沒有選擇4207為旗艦機種,
但是我進一步詢問櫃姐後發現Ultraone mini除塵蟎效果不會輸給4207,
而官方的數據也沒有比較差感覺,
另外我也發現一般的Electrolux專櫃是不販售4207的,
(也許這牽涉到專屬販賣的問題吧)
當下我和櫃姐詢問了官方主打Ultraone和Ultraone mini的一些資訊,
意外發現Ultraone mini也在我預算範圍內,
而且櫃上也有小全套的優惠組合(包含地板吸頭、3in1多功能吸頭、L彎管+兩用小毛刷、靜電撢+方轉圓轉接頭、彈性隙縫長軟管等),
Ultraone mini小全套價錢也才26K左右比4207小全套來的便宜些,
離開前在好好的親自試用了Ultraone mini感覺功能符合需求也順手,
當下我就在心中默默燃起了比較魂,
先把型號記起來、DM拿好並問好百貨優惠檔期後就回家了。

回家之後我仔細的翻完DM,
逛了網路上少少幾篇的Ultraone mini系列文章後我還是沒有頭緒,
所以我把Electrolux官網打開利用其比較功能仔細了研究2台的規格(詳上圖),
發現兩台多數效果並無異,
主要的差別只有4點,
也因為這四點自我評比,
最終Ultraone mini完敗原本老婆中意的4207,
所以我們最後選擇了Ultraine mini,
這四點一一說明如下:

1.集塵袋式 V.S. 集塵盒式


Ultraone mini為集塵袋式而 4207為集塵盒式,
老實說這方面我原先是考慮集塵盒式的,
因為我天真的覺得這樣較省錢,
但老婆查過網路的文章後偏向無二次汙染的集塵袋式,
經過向櫃姐詢問
櫃姐表示因為集塵盒式構造的問題,
所以集塵盒式的吸力反而可能會比較弱,
我比較了一下兩台構造,
集塵袋是灰塵吸收後是直線進入集塵袋,
而集塵盒因為需要進一步分離灰塵因此會以倒「Z」字型的方式,
先經過渦輪再將灰塵打入集塵盒,
所以我覺得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性度。

(圖片翻攝自伊能靜微博網頁)
另外就如我前面所提,
老婆擔心集塵盒有二次污染的問題(參考上圖),
而集塵袋拿起前會封閉封口不讓灰塵外洩
(網路上有很多討論文章請自行參考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
再加上櫃姐告訴我們,
目前的活動還有送集塵袋N組(抱歉我忘記幾組了),
總共我們可以拿到20個集塵袋,
我估算如果3個月換一個集塵袋,
送的集塵袋已經夠用五年了,非常夠!
(目前買回來的Ultraone mini使用剛滿2個月,機器尚無提示要更換集塵袋)
況且若真的用超過五年,
購買集塵袋的價格也很便宜(一個約100元,一年花費約300~400元),
感覺集塵袋浪費錢是過於跨大的宣傳手法,
所以我們決定這方面Ultraone mini集塵袋式是較佳的選擇。

2.塵蟎吸頭

(上圖取自癮科技陳寗的文章)
Ultraone mini 為AeroPro 智慧電動滾刷吸頭(上圖右,具拍打效果,非地板吸頭),
4207為藍光電動除蟎吸頭(上圖左),
依照癮科技陳寗的文章
這兩種吸頭都具有優異的吸塵蟎效果,
但4207的吸頭更是強調除蟎專用特別適合吸床墊,
照理說應該要選擇除蟎專用才能達到我們的原始目的,
但是老婆最後選擇了AeroPro電動滾刷吸頭,
因為這個吸頭有兒童安全防護設計,
我們家小朋友喜歡和我們一起打掃,
她會在清潔時自己也拿東西裝作一起在打掃,
如果她跑來搶爸媽正在使用的吸塵器,
沒有安全裝置我們會擔心手被吸入吸頭內或嚇到。
最後實際用起來結果AeroPro電動拍打吸頭的除蟎效果沒有讓我們失望,非常滿意。
(詢問櫃姐後專櫃常有提供除塵蟎藍光吸頭加購服務,價格很划算,下次也許我會考慮買)

3.淨重


Ultraone mini淨重為5KG,
4207 淨重為8.1KG,
因為對於老婆會搬動吸塵器在家裡四處打掃,
他也會使用多功能吸頭來清潔窗簾和冷氣機,
所以輕巧是很重要的
這方面我們選擇較輕的Ultraone mini。

4.運轉分貝
Ultraone mini運轉分貝43,
而4207 運轉分貝78(歐規),
這部分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去比較,
因為除非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下比較2台機器,
不然以我們的經驗在百貨公司等開放空間且有其他外部聲音干擾的情況下,
我們很難去評斷差異,
但是聲音小代表著女兒睡午覺時我們也能使用,
小孩子睡覺的時間才是大人自己的時間,
最後我們用官網數值來評定選擇Ultraone mini。

基於以上的理由,
我們一致認為Ultraone mini絕不會比4207差,
想想官方也沒有理由讓最好的機種不放在百貨專櫃上,
我們就不猶豫的選擇了Ultraone mini。

另外在決定購買Ultraone mini前,
我們也發現有部分網友推薦可以到日本購買同樣Electrolux的類似機種,
但是經過另一番的比較,
發現日本機型和台灣還是有些許差異,
如果加上希望加購的配件價錢差異,
(不搭配小全套一起買會有很大的價差),
老婆也擔心電壓差異會產生壽命和後續保固問題,
所以最後我們還是決定選擇在台灣購買Ultraone mini,
於是隔天一早我們就直衝專櫃購買了。
再搭上百貨檔期我們還額外再折上一筆不小的金額和拿到來店禮,
非常滿意的回家。

使用過程:
購買吸蟎吸塵器就是希望能讓老婆和小朋友能好好睡覺,
因此一回家我們就打開機器,
開始進行我們第一次的蟎作業,

首先第一步就是我們的床,
直接被套換新,
然後我拿著Ultraone mini吸塵器開始吸床墊,
女兒也有模有樣的拿著附贈的地板吸頭在我旁邊假裝吸起來,

接下來女兒的一堆娃娃也不能放過,
第一個接受吸塵器洗禮的就是摸起來超涼感的企鵝先生,
我們父女倆一起幫他洗澡,
旁邊被我女兒坐著的看起來很熱兔子先生就是下一隻宰殺對象,
後面城堡內還有其他眼泛淚光的娃娃在等著,
女兒看到它們被吸頭刷乾淨興奮的一直到處衝、到處笑。

女兒非常喜歡待在自己的城堡內,
有時候半夜還會自己爬進去睡覺,
所以我們當然也不會放過清潔城堡的機會,
換上三合一刷頭將城堡的邊邊和縫隙給刷乾淨,
效果非常不錯,
   
三合一刷頭有三種模式(刷毛、尖頭和小平刷),
我們最常使用的是刷毛模式,
尖頭模式偶爾清潔隙縫非常有用,
平刷很少使用(網路推薦是拿來吸沙發),
這次吸城堡我們使用刷毛模式,
刷毛吸頭因為有刷毛阻擋所以玩具城堡的塑膠布不會被吸頭吸入受損,
刷頭也可以撥掃灰塵,
這樣可以更安心地讓女兒在裡面睡覺了。

偷懶如我,
窗邊的L型凹槽和電風扇也都順便一次吸一吸,
這樣就可以偷懶不去洗電風扇網,

吸起來的效果非常滿意(看來以後可以不拔起來洗了XD)。


更進一步的偷懶方式
就是拿來清理冷氣機,
這樣我就可以拖很長時間再洗濾網和拿毛巾擦裡面的灰塵,

吸管的長度剛好,
可以讓我打掃原本一定要爬上去才能清潔的冷氣機上方。

老婆說櫃姐推薦我們可以直接用吸頭來吸(清潔)三合一刷頭前端,
這樣子清潔刷頭也可以變成很簡單的一件事。

事實上老婆覺得如果只是一般的打掃她也懶得拿出三合一刷頭,
所以我們嘗試了直接不套吸頭來清潔床墊夾縫和玩具的凹槽,
發現因為吸力足夠的關係,
即使不裝上吸頭也能夠應付一般的清潔打掃需求。

------------------------------------------------------------------------------------------

使用心得:
經過第一天的整理後,
老婆睡覺的舒適度提升很多,
鼻子也比以前舒服不少,
女兒目前已經沒有揉眼睛的情況,
不過也許睡得更舒服了,
她現在在床上翻廣的更無拘束,
每天晚上她踢到我和老婆的次數有增無減(汗)。

Ultraone mini非常適合台灣小家庭使用,
比起其他機種它較輕巧聲音小除塵蟎效果佳
大眾普遍的疑問就在於它是集塵袋式,
我想主要是受到許多3C產品,
主機便宜但配件卻貴上許多的既成概念影響,
普遍希望能買到一勞永逸機種,
但是如果仔細去詢問集塵袋的實際價格(一個100左右),
再親自試用集塵袋和集塵盒清潔差異,
我相信很多人會改觀發現這根本是非常好的設計,
(就像如果沒有汙染問題,你買東西會拿塑膠袋或自備購物袋?
偏偏集塵袋又沒有塑膠袋無法分解問題,機器的構造還比集塵盒單純)
更何況原廠附贈的集塵袋就可以用到五年了,
所以我反而覺得集塵盒是個商業行為下的陷阱。

我認為Electrolux會把Ultraone系列當作官方的主打絕對不是沒有原因,
你可以想像Apple自己不賣Iphone系列,
把Iphone系列專門批發給零售商來賣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
我想目前同樣Electrolux吸塵器機種中,
唯一能打敗Ultraone mini的應該就只有它同系列的頂級旗艦機老大哥Ultraone吧,
我們很高興買了這台吸塵器,
而且和女兒一起除塵蟎變成一項有趣的家庭運動XD,
如果你想購買除塵蟎吸塵器,
也將Ultraone mini一併納入比較看看吧。
(如果百貨檔期的活動常常還會比網路上販售的便宜喔)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桌遊] Alchemists-the king's golem 擴充-國王的巨魔像

今年ESSEN又是個滿滿擴充的嘉年華,
RD我雖然目前有訂了A feat of ordin、Lorenzo il Magnifico 和Great Western Trail 這三個遊戲(其他KS訂購的就不算在內),
但老實說還沒有遊戲提起我非常大的興趣,
剛剛看了alchemists的擴充規則就順手簡單寫了介紹,
畢竟這是曾經讓我驚豔的ESSEN遊戲。
不多說直接介紹吧!

Alchemists國王的巨魔像擴充內包含了以下四個模組(又是個模組型的擴充)
1.起始資金( Startup Funding)
2.忙碌的日子(Busy Days)
3.皇家百科全書(Royal Encyclopedia)
4.巨魔像計畫(Golem Project)

在說明上述擴充模組前,
你需要知道這次主要新增的2種遊戲要素,
第1種要素:皇家圖書館
當玩家或得到皇家圖書館參觀的機會時,
會拿到上圖的書本token,
書本token需要馬上被使用,
在加入擴充的新APP內額外多了一個"參觀圖書館"選項,


當你進入圖書館後,
圖書館會隨機顯示4種材料,
你可以由4種材料中選擇任意1個材料觀看他的相關資訊,
你將會得到這個材料是屬於陽性或者陰性的,

至於陽性或者陰性代表著甚麼,
請看第2種要素的說明,
另外記得因為只有你進入圖書館,
所以你得到的資訊是不需要讓其他人知道的

第2種要素:新的玩家紀錄紙


新的紀錄紙增加了可以陰陽性的圖示,
另外下方還增加了這個擴充最有趣的部分(我認為)巨魔像計畫的紀錄格,
只要仔細觀看紀錄圖紙你就可以發現,
擁有1或3個-負性質的材料就是"陰性"材料,
擁有0或2個-負性質的材料就是"陽性"材料,
甚麼!?其實就是小學學的負負得正的概念壓!
皇家圖書館真是博大精深~
另外巨魔像記錄格上有紀錄巨魔像的耳朵冒煙和胸部會發火的格子,
是個額外的性質或怎樣額外的衝分條件,
在下面的擴充再來說明吧。


以下一一介紹擴充的各個模組,
但是我並沒有把擴充的細節完全提出來,

1.起始資金
這個模組很簡單基本遊戲每位玩家的起始資源為2金幣、1賞賜卡及2張材料卡,
加入這個模組後玩家不在拿到上述起始資源,
改為玩家起始隨機抽4張起始資金卡(如上圖),
每位玩家自己由4張卡片中選擇2張做為自己的起始資源。

[RD]嗯...我認為這是一個硬要把它算成一個模組的小變化,
不過每次擴充不都充滿著這種要素。

2.忙碌的日子
我想看到圖片大家就很清楚了,
這個模組提供了幾個不同順位選擇條,
每回合選擇順位時,
選機抽取一張順位條使用,
看起來這些順位條多了一些需要付出資源或扣分的要素,
讓玩家多了選擇,

[RD]嗯...我認為這是一個硬要把它算成一個模組的小變化,
不過每次擴充不都充滿著這種要素。
(對!我是複製上面的結論的,不然你還想要我有什麼心得)

3.皇家百科全書

這個模組新增了新的發表理論格(新的發表途徑!),
當你選擇發表理論時,
你可以不發表某個材料的性質理論,
相反的你可以在皇家百科全書發表,
首先你需要選擇紅、藍、綠三種性質中元素之1,
然後拿取2個對應你選擇顏色的測試結果標記,
將他放在對應性質元素格下方(上圖標示?的位置),
然後在該測試結果標記下方放上你認為合理的2種材料,
上圖這個範例應該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紅色玩家想發表理論在皇家百科全書上,
首先他拿取1個+和1個-的測試結果標記(當然也可以拿2個正或2個負),
放在皇家百科全書紅色元素的下方?格上,
之後因為他認為蠍子和人參(我堅持叫他人參)的紅色元素都是負,
蕨類和蟾蜍的紅色元素是正,
所以他將這4種材料標記放到對應的位置上,
並放置發表標記。

[RD]我喜歡這個新元素,
        其實這有點修正平衡(運氣)的感覺,
        基本遊戲常常會有測試結果都是相同符號的不爽感,
        這會影響玩家發表的時程,
        這個模組讓這樣的測試結果更有意義。

4.巨魔像計畫

這個模組的主角就是上面這個泥人大叔,
國王送了學院一個巨魔像,
聽說只要你餵牠吃餅,
他就可以告訴你某個性質中的某個元素是顯性(大圈)或隱性(小圈),
如果餵給他正確的2種材料,
巨魔像就會因此啟動,
國王非常希望可以看到巨魔像被啟動,
這可讓我們這群教授瘋狂了~
先找到巨魔像想吃啥一定可以讓人聲名大噪,
 

首先這個模組提供了新的遊戲行動格,
將這個行動格放在原始圖版的左邊,
並蓋掉原始圖板上的"購買神器"行動格,
遊戲結算的順序仍然是由下而上順時針結算行動格,
(多2個行動格,參觀圖書館[購賣神器上方的行動格],探索巨魔像[購賣神器下方的行動格])。

先提簡單的參觀圖書館行動格吧,
當你探索發表理論或探索巨魔像(下面介紹會說明這個行動格)有成果時,
你會獲得1個批准標記(紫色印記),
參觀圖書館行動就是讓你花費1個批准標記,
來獲得參觀圖書館1次的機會,
參觀圖書能得到的甚麼,
請參考上面的遊戲要素皇家圖書館的說明,
如果你懶得往上翻,
那簡單說就是知道某些材料的陰陽性,
這可以讓你更快找到某個材料的性質。

那麼探索巨魔像行動格能做甚麼呢?
首先這個行動格可以讓你做2件事,
1.測試巨魔像
2.啟動巨魔像

測試巨魔像

就像我上面說的巨魔像只會對某種性質元素的隱性或顯性顯示效果,
可能是耳朵冒煙、胸部發火或者2種效果都發生,

如果巨魔像對隱性的綠色元素(小顆的綠色元素)有冒煙的效果,
則擁有上圖4種性質的材料都可以讓巨魔像耳朵冒煙。


舉個例子:

所以如果我們知道蟾蜍具有藍正的性質,
且蟾蜍是屬於陰性(1或3個負號),
所以我們可以從性質表中找出,
蟾蜍可能是上面2種性質之1,
上面2種性質的紅色元素都是隱性(小顆),
且將蟾蜍餵給巨魔像吃巨魔像的耳朵冒煙了,

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結果記錄在新的紀錄紙下方,
(上述圖例下方的正負標記請先忽略)
而且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巨魔像耳朵冒煙不對顯性(大顆)紅色元素起反應,
(因為蟾蜍不可能有顯性紅色元素),
而且隱性(小顆)紅色元素也不會讓巨魔像胸部發火,
(因為蟾蜍一定是隱性紅色元素),
先偷偷記錄下來如上圖,
這似乎對我們沒有特別幫助,

沒關係接下來在我們更多一般測試後,
結果確定了蘑菇的性質是上圖,
而且我們拿蘑菇測試了巨魔像後發現它會冒煙也會發火
因為顯性(大顆)紅色不會讓巨魔像冒煙,
所以讓巨魔像冒煙的一定是隱性(小顆)的綠色或藍色,
現在我們可以刪除隱性(小顆)紅色及顯性(大顆)綠色和藍色讓巨魔像冒煙的可能,
所以看起來讓巨魔像冒煙的一定是小藍或小綠(以下就偷懶用簡稱吧),
讓巨魔像胸部發火的也一定是小藍或小綠或大紅囉!
那麼再把大藍、大綠對應胸部發火刪掉吧!
上圖就是測試的結果,
看來我們非常接近巨魔像的真相了!

順帶一提每次測試都會讓玩家提升巨魔像的設定等級1階,
只有至少測試2次的玩家才可以進行啟動巨魔像的行動。

經過一連串的測試我們得到巨魔像是對小綠及大紅有反應,
那麼到底該餵巨魔像吃哪2種材料才可以啟動它呢?
很簡單卻也很重要,
只要是隱性(小顆)的就需要負元素,
只要是顯性(大顆)的就需要正元素,
這裡很跳tone的,
當你知道結果之後餵的材料就不需要理會是顯性、隱性了XD,
所以現在我只要確定哪2種材料的性質是"負的綠色"+"正的紅色"就可以餵巨魔像了,

下面我實際用APP確認了一次,


首先我偷看了結果冒煙需要小綠,
發火需要小紅,
也就是我們要餵給巨魔像綠負及紅負的材料,
結果顯示蟾蜍和羽毛有綠負和紅負(大顆小顆已經不重要了),
趕快餵蟾蜍和羽毛給巨魔像吃吧!
果然成功啟動了巨魔像!

巨魔像啟動成功的玩家在遊戲結束可以得到5分,

另外遊戲如同基本版進行6輪,
每輪結束時,
玩家會額外進行一個巨魔像程序報告階段,
這時玩家可以發表對巨魔像的研究(不需行動板塊),
比較特別的是冒煙和發火發表區每個玩家各有2個發表格,

每輪你只能對冒煙區或發火區的其中1區發表(放置報告token),
你可以在你冒煙區或發表區發表的方式如下:
1.若你該區的2個發表格都是空的,你可以選擇放置2個報告token。
 (這不就表示一定有一個報告token是錯的XD)
2.只放置1個報告token到空的發表格上。
3.如果你發表格的2個位置都被填滿,你可以移除其中1個報告token。

另外也因為這個擴充,
原本第3和第5輪結束的發表會也新增了針對巨魔像程序報告的發表獎勵。

[心得]:
我還沒玩過這個擴充,
說實在第一和第二模組真的讓我非常失望,
不過我喜歡第三模組,
它讓我有修正遊戲運氣成分的感覺,
(事實上我不覺得基本遊戲有多不平衡,這是遊戲運氣成分的問題),
第四模組我非常喜歡,
這個遊戲就是邏輯遊戲,
能夠增加更多邏輯思考何樂而不為?
畢竟你一定要喜歡這個思考過程才會喜歡這個遊戲!